
将1 mol/L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0.1 mol/L,需遵循稀释定律(
C1V1=C2V2),即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。以下是具体步骤:
1. 计算所需体积
设需取用1 mol/L NaOH溶液的体积为V1,稀释后总体积为V2,目标浓度C2=0.1mol/L。根据稀释公式:
C1V1=C2V2
代入已知值(C1=1mol/L,C2=0.1mol/L),得:
1×V1=0.1×V2⟹V2=10×V1
即需将1 mol/L溶液的体积扩大10倍。例如:若取V1=10.00mL,则需稀释至V2=100.00mL;若取V1=25.00mL,则需稀释至V2=250.00mL。
2. 操作步骤
量取溶液:用移液管或量筒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1 mol/L NaOH溶液(如10.00 mL),转移至干净干燥的容量瓶中(如100 mL容量瓶)。
洗涤移液管:用蒸馏水洗涤移液管2~3次,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,确保溶质完全转移。
定容: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以下1~2 cm处,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,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。
摇匀:盖紧瓶塞,反复颠倒摇匀,使溶液混合均匀。
3. 注意事项
仪器选择:根据所需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(如100 mL、250 mL等),避免多次量取累积误差。
溶液转移:转移过程中需确保溶液完全转移至容量瓶,避免残留损失。
定容精度:定容时需平视刻度线,避免俯视或仰视导致体积误差。
混合均匀:摇匀后需静置,确保溶液浓度均匀。
4. 验证与调整
浓度验证:可用酸碱滴定法(如用0.1 mol/L HCl滴定)验证稀释后溶液的实际浓度,确保符合目标要求。
误差调整:若浓度偏高或偏低,可通过添加溶剂或溶质调整至目标浓度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准确将1 mol/L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0.1 mol/L的溶液。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,佩戴防护装备,避免皮肤或眼睛接触强碱溶液。
